复盘洽洽食品的第二条成长曲线
时间: 2021-05-06 16:47 食品饮料 收藏


本系列共分成三个系列

系列一:复盘洽洽食品的第二条成长曲线

系列二:洽洽食品2020年年报解读

系列三:洽洽食品的几个问题及未来展望

为什么要研究洽洽食品,在写华侨城的时候我想我已经分享过了,存在我记忆深处的企业,如果现在我不去研究,那么我该研究什么?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写的一本书叫《抢占心智》印象最深的关于心智品牌的理解:真正的品牌,能够在用户心智中实现预售,在顾客还没有看到产品的时候已经确定选择谁了。品牌,心智上的品牌是我目前研究最重要的方向。

洽洽伴随着我这个80后的油腻中年而成长,小时候心情不好,买包瓜子啃,闻着洽洽的味道,心情也会好些,或者看着球赛与朋友聊天也都会买些洽洽,边嗑边聊,那句经典的广告词“洽洽,快乐的味道”基本已经刻在我的脑海里,很难忘却,不知各位读者朋友是否如此。而如今洽洽的广告词却变成了“掌握关键保鲜技术”,这可不是什么“时过境迁”“明日黄花”,而是洽洽品牌全面升级的需要,2019年在沪召开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一路领鲜,享誉世界”。

下面我们来回顾下洽洽食品登陆资本市场之后经营业绩及市场表现:

2011年3月2日洽洽食品正式登陆资本市场,之后就一路下跌。


没过多久洽洽食品创始人陈先保先生就退居二线,让其侄女陈冬梅担任总经理职务。


在其侄女陈冬梅操盘下的洽洽食品,实在看不出有什么亮点,业绩平平。


2015年公司创始人陈先保先生正式回归兼任公司总经理,自上而下推进公司机制变革,划分职能事业部(国葵、炒货、坚果、烘焙、销售),同时成立BU(业务单元),并于2016年底引入阿米巴,并匹配以全方位、多层次的业绩PK。改革很大程度激发了企业活力和产品创新动力。 



在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公司给予员工充分的激励,2015 年第一期面向员工不超过500 人,2017 年的第二期持有人除了高管外亦有事业部核心管理人员,目前已为第四期(第一-四期合计授予 2154 万股,占目前股本的比例 4%) 。


2015年研发投入大幅增加,公司当时主要任务是完成国葵类、坚果类、焙烤等系列新品的研发。


2015年11月公司推出山核桃、焦糖口味,市场反应良好,2016年全国化铺开,实现含税收入约2.5 亿元。每日坚果争取打造成爆款产品,每日坚果行业增速快、当时并未形成龙头,洽洽2016年底推出小黄袋,试销后于 2017 年聚焦全国部分城市推广,2017 年实现含税收入约 1.6 亿元。


但是公司的经营业绩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因为蓝袋、小黄袋营收占比太少了,一两年时间体现不了。





2015年到2017年创始人陈先保回归,从经营业绩上来看可以说是没有多大的亮点,营收小幅增长,扣非净利润下滑,经营质量也跟着下滑。


应收账款逐年增长、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逐年增加



毛利率逐年下降


2017年公司的经营绩效不好,营业增长2.5%,扣非净利润下滑了21%左右,此时公司已经完成两期的员工持股计划,产品品质得到提升。


公司仍不断加强新品研发,推进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完成了国葵类、坚果类、炒货类、焙烤等系列新品的研发和改进。


公司的泰国子公司正式落户泰国洛加纳大城工业园区,这标志着公司海外投资与建厂正式拉开序幕,加快了布局全球步伐,就近提供海外市场的消费需求,减少供应半径和物流成本,贯彻了新鲜战略。

蓝袋系列大幅增长,2017年实现含税销售收入约5.3亿元。每日坚果迅速放量,2017年实现含税销售收入约1.6亿元。

原材料质量稳定性得到加强:通过筛选设备等级提升+考核机制设立+入库原料分级管理的三重创新举措,实现了入库原料质量稳定性继续加强,分级管理入库原料质量指标进一步提升。

销售渠道层面,通过PK机制深入、组织扁平化、渠道创新、客户模式变更,实现了新品、新渠道的不断发展,为体制变革和新品发展提供了保障。

过去两年公司的经营业绩表现不怎么样,可以说看起来不太好,但公司的产品品质、供应链体系、销售渠道、管理模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升级,短期上财务报表没能体现出来。到了2018年开始,第一季度公司就已经开始从量变到质变了,营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扣非净利润增长快速。


2018 年,公司引入全球战略定位咨询领域品牌——里斯中国作为战略咨询合作伙伴,调整战略定位,聚焦品类,通过强化品类重要性,进一步清晰洽洽战略定位,并在品类战略的定位指引下梳理出主干品类与定位口号。在7月20日公司对部分产品进行提升,提升幅度6%-14.5%不等。



公司于2018年9月底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正式披露 “百亿规划” 。


洽洽将在聚焦瓜子品类的同时,把每日坚果打造成未来主干品类。明确聚焦瓜子+坚果战略后,洽洽剥离低盈利的 SKU,剥离非主业:转让上海洽洽、江苏洽康和包头华葵 100%股权。



为什么公司要聚焦“坚果战备”呢?

2018 年每日坚果市场规模达65 亿,2015-2018 年CAGR 高达319%,预计未来保持30%以上的高增态势,原因在于:

(1)每日坚果迎合消费趋势。

(2)健康属性宣传加速周期性消费。

(3)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格局未定,企业仍有可为。



2018年公司业绩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第二条成长曲线已经形成。

2019年-2020年营销再升级:牵手华与华发布超级口号和超级符号,正式对外宣布其所掌握的关键保鲜技术,致力在市场、行业、消费者内形成对洽洽坚果全球领鲜的一致感知。公司对小黄袋包装进行了包装升级,亮眼的黄色搭配红色腰封,相较于旧包装,新包装更醒目与吸引眼球,同时传递关键利益点—掌握关键保鲜技术,实现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差异化定位。联手分众,广告直击消费者痛点。公司于2019 年8 月初在全国15 个城市投放分众广告,播放15 秒循环广告—不断强调“洽洽掌握关键保鲜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有油蛤味,就是保鲜不到位”,将洽洽小黄袋与“鲜”建立紧密联系,建立优势品牌认知。 




未完待续

评论
    表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