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股如何估值?
原创 时间: 2020-01-24 18:36 食品饮料 收藏

谈及消费股的估值,不得不就估值先做个基础的铺垫工作。谈及估值,不得不说的其实是成长阶段,每个不同的成长阶段,对应不同的估值视角,所给出的估值也是不同的,关于消费股,一般能够上市募集资金的,原本应该有四个阶段:萌芽期、野蛮生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不过萌芽期一般都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上几乎没有,于是按照笔者的归类,一般可简单粗暴地划分为后面的三个成长阶段-野蛮生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下面会一一来叙述。

消费股发展阶段一:野蛮生长期

野蛮生长期是指公司所在行业空间广阔,需求新生,且不断催生,供需关系上,呈现的是供不应求,这个时候只需要产品跟得上,那么是不愁卖的,典型的如海天味业的初期,耗油、豆瓣酱、酱油都有30%以上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就是,行业内不存在激烈竞争,各家公司不存在实质上的竞争,都活的很滋润,每天都是在数钱的感觉,跑马圈地,不断扩渠道、扩产能,力求更快占领市场,这个阶段的持续期可能有2-5年,每个消费品的品类不同,各有差异,这块是需要跟踪的。就估值而言,可以采用的方法是:扣非净利润X估值倍数=市值。

野蛮生长期,主要看的还是格局,抠数字会限于小道,容易丢掉大块的利润,正常估值的核心在于跟进行业竞争情况,龙头公司不过分高估,便可以持有。很多小公司都会经历这个阶段,不过对于食品饮料这种消费公司来说,相对来说这段时间更长一些,下面可以看一下,海天和中炬高新近十年的净利润增长趋势,来对比看一下:

海天味业近十年净利润增长柱状图

海天味业近十年净利润数据

野蛮生长期,公司一般能够维持15-25%及其以上的净利润增速,这个阶段,唯一需要看的是行业平均市盈率,一般而言,每个市场的情况和估值体系不同,只能大体借鉴,在野蛮生长期阶段,食品饮料行业个股方面,一般维持在25-30倍的市盈率,白酒如此,调味品相对更高一些,大体维持在45-50倍,合理估值是相对而言,整体而言,一般都认为25-30倍,对比美国成熟市场而言。

消费股发展阶段二:成熟期

这个阶段的个股,基本上已经稳定步入数月亮阶段,行业龙头地位巩固,渠道扩张尚有空间,但也趋向于饱和,增速放缓是必然的,一般维持在低于10%的净利润增速,典型的强者恒强,但没有那么多增长了,这个阶段你能够清晰地告知到市场对其超级大白马的认可,其净利润增速趋缓,行业格局稳定,一般能够铸就行业双寡头、前三的类型,这个阶段最为典型的标的就是伊利股份,如图:

伊利股份近十年净利润增长柱状图

伊利股份近十年净利润数据

伊利股份从2015-2018年,这四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速也就在10%左右,2018年为1.31%, 2019年的前瞻净利润增速在8-10%之间(可见2019年出的股权激励方案前瞻指引)。当前的伊利股份,按照股权激励来看,未来3年(2020-2023)的行业增速差不多维持在8-10%之间,伊利股份本身的净利润增速维持在年均8%左右,这就是比较典型的成熟期公司的特性。对于成熟期阶段的估值,按照A股当前的估值体系,大多维持在20-25倍之间,以后赚的钱,可以按照净利润增速叠加估值变化来整体算算账。

当然,有的朋友说你这样定义会不会比较武断,笔者很明确地说,不会,因为若伊利股份回到15%以上的净利润增速的时候,你可以再行评估,是开拓了新的增长点,切入了新的领域,还是仅为一次性的,若是一次性的,则不需要考虑太多,若是真正切入新领域,有的15%以上的净利润增速,则可继续按照野蛮生长期的体系进行估值。

消费股发展阶段三:衰退期

这个阶段的个股,基本上是吃老底了,新的增长点尚未发现或培育出来,净利润基本没什么增长,但其之前的布局依旧存在,也不会有太多的衰退,但颓势已经显现,比较明显的标志就是: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只收息股了,基本没什么增长,但影响到其净利润的竞争对手也没有太多成气候的,处于这样一个赚钱期,但没什么增长的现金牛状态,比如典型的可以看双汇发展:

双汇发展近十年净利润增长柱状图

双汇发展近十年净利润数据

从数据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从2013年开始到2018年,其净利润基本上维持在40亿上下,没有太多变化,分别为36.4亿、37.4亿、39.3亿、41.4亿、40.1亿以及46.5亿。这个阶段的双汇发展,布局稳定,靠着高分红还债,并提供了ROE(净资产收益率),其间的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2.70%、4.91%、4.57%、-2.33%、以及15.90%,除了最后的2018年比较好以外,整体的净利润复合增速是低于5%,基本上扣非净利润没有多少增长,算是比较典型的成熟期跨入到衰退期个股特性,一旦期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速掉下5%,甚至微弱负增长,其衰退期特性会更加明显。这个时候一般适合给予的估值处于行业下沿,一般维持在15-20倍之间。

总体而言,对食品饮料类个股估值,最有效的方式首先应当是区分竞争格局,对比核心数据,确定成长阶段,然后按照行业相关标准,野蛮生长期 25-30倍,成熟期20-25倍,衰退期15-20倍,大致有个毛估估的数字。同时需要看行业本身的估值倍数,比如调味品行业野蛮生长期还在,还能有15%以上的增速,在A股市场上就给到了45-55倍的估值,这块是市场共识的结果,大伙不必纠结,唯一的差别在于风险度量上是否符合自己的标准。正常估值,可以直接采用市盈率(PE)X 扣非净利润=市值 这一公式来计算。

万事万物并无明确的标准,市场是对的,成长也是对的,存在即合理,唯一的差异在于是否符合你的风险回报预期。

笔者针对本部分最后有3句话要说:

  1. 野蛮生长期的个股赚钱看格局,跟进核心数据-扣非净利润增速,扣非净利润增速15%-25% 及其以上,需要核对战略符合渠道、品牌、产能三位一体即可,市场青睐度最高;
  2. 成熟期个股赚安稳的钱,不求超额收益,扣非净利润增速5-10%,市场青睐度中性;
  3. 衰退期个股不好算钱,最多是收股息,甚至买贵了有可能亏损,可放弃。
评论
    表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