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有一家企业被股民戏称为“动力茅”,相信很多人看到动力茅这三个字就能想到它是谁,没错,它就是潍柴动力。
潍柴动力的实际控制人是山东重工,最终控制人是山东省国资委。让我佩服的是虽然它有着国企的背景,但是干起事儿来完全没有国企的臭毛病,可以称得上是大刀阔斧和雷厉风行。
我们先来看看一路走来,它都干了啥牛逼的事儿能让它有动力茅的称号。
发展之初
潍柴动力最早可追溯到1946年在威海创建的建国铁工合作社,主要进行军工修理、制造七九步枪。后更名为环海铁工厂,除制造七九步枪外,还从事汽船修理。
1948年迁址到现今的潍坊市,1953年更名为潍坊柴油机厂。最辉煌的时候,它可以年产柴油机600多台,被国务院评为七十个大庆式企业之一。
但是到了1998年,因国企落后的制度等原因,公司无法跟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陷入困境,濒临破产。
正是这个时候现在的董事长谭旭光临危受命担任公司一把手,从此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让潍柴迅速走出困境,并成功在香港上市。
涅槃之路
进入21世纪之后,潍柴走上了疯狂的并购重组之路,但是它的并购重组都是有的放矢,聚焦公司的本职业务。先看看它在国内的动作。
2005年,潍柴并购湘火炬,将行业内优质资源陕汽重卡、法士特变速箱、汉德车桥纳入麾下,打造了重卡黄金产业链,形成了潍柴系的雏形。并借此于2007年回归A股市场。
2009年,以潍柴为主体,联合山推、山东汽车集团等组建山东重工集团,形成了工程机械板块的产业联合,至此又把山东省的优质资源纳入潍柴系。
2010年,继续加速扩张并购了亚星客车与扬州柴油机厂,到此时的潍柴系,年营业收入已经接近1000亿元,成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汽车及装备制造集团之一。
2019年,进一步重组山东交工,将中通客车划归麾下,打造客车产业链。2019年9月潍柴系完成与中国重汽重组整合,共同做强商用车板块。
同时为了提前布局汽车的智能化和电气化市场,2019 年 11 月,潍柴动力与天津清智科技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以6.6亿元现金对价收购清智科技55%的股权。
清智科技是一家源于清华大学的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高科技企业和商用车自动驾驶供应商。
清智科技作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首批成员单位、AEBS标准起草单位,目前业务定位于商用车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前装供应商和特定场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
并立足于高速工况下的辅助驾驶与低速工况下的无人车两大场景,逐步向L4、L5级无人驾驶发展。部分ADAS产品已经在11家商用车厂实现标配,有42个车型通过产品公告,已投入量产。
国内的动作就先讲到这儿,咱们再来看看它在海外又搞了哪些事情。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欧美市场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潍柴抓住这次机遇,正式开启了在欧美市场的并购之路。
潍柴先是在2009年以299万欧元的超低价并购了法国百年海上动力品牌博杜安,此次并购实现了潍柴发动机产品序列全覆盖。
而后又在2012年并购了全球知名的豪华游艇品牌法拉帝,进而与博杜安的收购形成协同效应。
同样在2012年,潍柴动力以7.38亿欧元战略重组了世界第二大,欧洲第一大叉车厂商德国KION GROUP与液压机械巨头林德液压。
而KION GROUP与潍柴在2020年3月决定发力中国市场,并在11月18日在法兰克福宣布增发融资,潍柴动力作为公司控股股东,认购发行股份的50%,也使得其对KION GROUP总持股比例达到了50%左右,完成绝对控股。
2019年,KION GROUP总营收达88亿欧元,成为仅次于Siemens和BOSCH的第三大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企业,而如果更加严格定义机械设备的话,刨除电子设备业务,KION GROUP可算作德国第一大机械设备制造企业。
后来潍柴又通过KION斥资21亿美元并购德国企业DH控股,而并购DH控股又让潍柴成功把手伸向了美国市场。
作为DH控股的附属美国企业德马泰克是全球最大的物流供应链技术、软件、服务提供商,同时它的智能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017年3月份,潍柴投资6000万美元,收购美国PSI40.71%,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交易交割完成18个月后,潍柴动力进一步增持PSI股份至51%,完成绝对控股。
PSI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发动机生产商及分销商。生产各类高性能、经认证的低排放动力系统,主要使用天然气和丙烷等非柴油燃料,公司是大多数客户所需的可替代燃料动力系统的唯一供货商。
2018年8月巴拉德动力系统与潍柴动力达成历史性战略合作,潍柴动力斥资1.63亿美元购入该公司19.9%的股权。
这家加拿大公司的零排放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该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截至当前,巴拉德公司已经设计和交付了超过250MW的燃料电池产品。
2018年12月,潍柴动力增持英国锡里斯动力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权,总投资约2800万英镑,持有20%股份,成为锡里斯重要的战略股东。
锡里斯是新一代、低成本燃料电池技术领导者,目前其产品覆盖住宅、数据中心、商业发电和汽车四个应用领域。
这些眼花缭乱的海外并购涵盖了大缸径高速发动机、豪华游艇、高端叉车和液压、智能物流、天然气发动机、燃料电池等。
但看似繁杂却都跟它的两大核心业务息息相关:动力总成、整车和智能物流。
故事说到这里还没完,元旦前后潍柴又搞了两个事情:定增和完成对雷沃重工的重组。
去年年底,潍柴发布定增预案,拟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7.9亿股,不超过非公开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10%,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30亿元,用于燃料电池项目、H平台高端发动机项目、大缸径发动机项目、液压动力总成、大型CVT总成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这是潍柴上市13年以来首次定增。有人说此次定增是利空,是在坑老股东的钱,对老股东不公平。
也有人说,这次定增是利好,潍柴是实干型的企业,企业要发展就得不断投入,虽然现在手里的股权被稀释了,但长远来看回报肯定是更多的。
今年1月6日,潍柴正式完成对雷沃重工的战略重组。雷沃重工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农机生产供应商,也是国内唯一能够为现代农业提供全程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的自主品牌。
2020年雷沃重工营业收入140亿元,累计销售农业机械8万台,行业龙头地位持续稳固。
重组后,潍柴集团不仅将从雷沃重工获得10万台套整车整机的动力配套,更将正式迈入农业机械装备制造领域,成为目前全球战略资源最丰富的工业装备集团之一,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从股价走势来看,它属于典型的慢牛股,虽然慢慢悠悠的但是近5年股价也翻了10倍了。
有人会担心它负债过高(去年三季报资产负债率71.85%),但是它负债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在近五年的时间里它的负债率就没低过,股价不也照样往上爬。
对它感兴趣的朋友可持续关注,该股60周线是一个很强的支撑位,可在该线附近寻求参与机会。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