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升级,而这种升级正在向乳制品市场渗透。于是,功能性乳制品成了新风口。
需求旺盛
抗衰老就吃胶原蛋白软糖,想护眼就吃叶黄素果冻、加班熬夜常备护肝软糖、吃主食前先吃一颗白芸豆阻断片、睡眠不好来两粒褪黑素……当代打工人对健康的注重正在对食品的功能化提出新要求。
而乳制品由于本身就具有高蛋白、含天然钙、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特性,早已成为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乳制品被寄予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型、功能性乳品正成为乳制品市场中的热门品类,受到消费者青睐。
所谓功能性乳制品,即不仅能提供大众化乳制品的基本营养,还能为消费者提供其他附加营养价值的产品。益普索的调研报告显示,在功能性乳制品市场,增强免疫力、高蛋白、肠胃健康、零乳糖好吸收等成为消费者的核心关注点。除此之外,改善睡眠、体重管理、美容护肤、舒缓情绪,正在成为新兴的热门需求。
功能性乳制品的发展,也是我国乳制品行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一步。在刚刚结束的2021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27次年会上,功能性乳制品的创新发展成了重要的讨论议题,富硒、益生菌、乳铁蛋白、饱和脂肪酸ARA、DHA、燕窝酸等食品营养配料成了大会的高频讨论词汇。同时,它们也成了功能性乳制品市场上的宠儿。
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必优),是此次乳品年会的参展商之一。作为一家上游的营养与健康食品核心配料供应商,嘉必优的主营业务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ARA、藻油DHA以及燕窝酸SA、天然β-胡萝卜素等高端营养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膳食营养补充剂和健康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领域,能起到开发智力、增强免疫力、美容养颜等功效。
其中,乳企是嘉必优的重要合作客户,伊利、贝因美、飞鹤、君乐宝、圣元等知名乳企都是其合作伙伴。“从我们上游企业的感知来看,功能性乳制品的市场需求确实越来越旺盛,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比较看好,现在找我们合作的乳企越来越多”。
嘉必优研发中心应用技术总监肖敏介绍,在9月10-12日的乳品年会上,已经有多家乳制品相关企业与他们取得联系,希望与其合作开发功能性乳制品。其中,既有中小规模的企业,也有头部的大型乳企;开发需求也越来越细分,除了传统的婴幼儿乳制品,针对女性、中老年人群的开发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图片来源:嘉必优官方公众号)
下游需求的旺盛,最直观地体现在嘉必优的财报中,据公司2021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嘉必优几项主营业务均表现优异,其中藻油DHA营收同比增长88.81%,燕窝酸SA同比增长91.68%、天然β-胡萝卜素BC同比增长173.60%。其中,ARA、DHA主要用于开发儿童智力型乳制品中;透明质酸钠、燕窝酸则用于开发女性美容养颜型液奶;燕窝酸、人参、黄精等用于开发提升免疫力的中老年奶粉中。
深度挖掘
乳企对上游营养素需求旺盛的背后,是全球乳制品行业格局的显著变化。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我国乳制品行业增长放缓,迎来结构调整期。在增量有限的情况下,乳企们开始采用“健康加减法”的策略,一方面“加营养”,一方面“减热量”、“零添加”,以满足消费者更高阶、更细分的健康需求,来延长自己的产品线,寻找新的增长点。
功能性乳制品在欧洲以及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已经很成熟,在我国还属于起步阶段。抛开一些功能性本身就很明显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学生奶,从目前的乳制品消费主力军液态奶来看,消费者熟知的有突出功能性的产品并不多。
知名度比较高的有蒙牛冠益乳,添加了BB-12双歧杆菌,对胃酸和胆汁盐有极好的耐受性,能在人体内保持超强活性,有效补充肠道益生菌群。
伊利金典旗下高端鲜牛奶,主打的三大核心营养物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均与牛初乳中的核心营养物相同,营养价值高,功能性强。
而光明的优加益固牛奶,则针对我国消费者钙摄入量不足的现状,特别添加了骨骼生长因子CBP初乳碱性蛋白,产品卖点是补钙锁钙,功能性明显;光明的另一款低温奶——优倍鲜牛奶也属于功能性乳制品范畴,其独特卖点是免疫球蛋白,主打提升免疫力。
去年7月,光明旗下功能酸奶品牌健能JCAN推出“亮睛高手风味发酵乳”,产品添加叶黄素酯及DHA作为核心成分,并搭配野生蓝莓和黑米,助力改善眼部疲劳。在此之前,光明健能JCAN系列曾推出主打活菌、改善肠道健康的“淘金高手”,以及添加刺梨和琵琶等成分、主打清润解咳的“清润高手”。
本月初,光明又联合华熙生物推出一款新品“美の牛乳—玻尿酸”,开启乳品行业“玻尿酸+牛乳”的新组合。
另外,君乐宝的悦鲜活,核心卖点是活性蛋白,具有营养强化属性;简爱的“身体知道”LGG益生菌酸奶通过使用优质的益生菌和益生元,旨在解决消费者的肠胃问题;三元YO颜胶原蛋白酸奶,主打美容养颜;旺旺今年7月推出的乳铁蛋白低温酸奶,这些都属于功能性乳制品范畴。
通过对市面上功能性液态奶做一个简单盘点之后,发现绝大多数都集中在低温产品上。蒙牛的数字化与市场研究中心总监刘利华也向快消君验证了这一点,“常温很难把益生菌这些营养元素保留住”。
有待发力
与光明乳业、君乐宝等主打低温产品的乳企相比,伊利、蒙牛两家在低温奶领域还不够强势。它们的主打产品还是常温奶,低温奶占比并不高。
事实上,在冠益乳之外,蒙牛此前还推出过多款针对特定人群、特定消费场景的功能性产品,如专门针对特定人群的特仑苏M-PLUS,主打助眠的蒙牛晚上好洋柑菊口味牛奶饮品,主打解酒的恬醒葛根风味酸牛乳,但卖得都不够好。另外,伊利的低温和功能性产品卖得也不好。
在刘利华看来,卖得不好不是产品不好,也不是消费者不需要,而是整个价值链需要重塑,重塑的过程对依然采取传统经销商制的乳企来说,并不容易。“快消品要成功,有一个完整的价值链,经销商能不能赚钱,企业能不能投钱让产品精准地触达这部分特定人群,拉动动销,都是价值链上的重要环节,哪个环节没有做好,就会影响产品的销售。”
与很多新兴的中小企业不同,乳业“老大”们采取的还是传统的经销商制,过去蒙牛、伊利都是通过高渗透的方式来做市场,但针对特定消费人群的功能性乳制品需要通过精准的人群定位和新的互联网方式去触达到这部分人,在这一方面两家做得还不够。
目前做得不够,也说明未来潜力巨大。身处一线乳业的刘利华,也很赞同乳品年会上专家们对未来3到5年,功能性乳制品将成为白奶的下一个风向趋势。“因为整个供应链和消费者对功能的需求会越来越清晰,消费者购买的障碍也清除了,以前渠道是核心壁垒,有了互联网之后,渠道已经不是最大的壁垒了,很多中小企业也可以参与进来,必然会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同时,刘利华也强调,在任何时候,奶源、供应链、研发才是乳企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