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46.5%,其中建筑运维阶段占全国能耗21.7%。
建筑的运行能耗主要是来自建筑使用方的日常用能,如采暖、空调、照明等,而采取BIPV则能够在该阶段提供清洁能源,达到建筑降耗目的。
BIPV是用光伏器件直接代替建筑材料,可以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既具有发电功能,又具有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功能。
除了BIPV还有一种模式BAPV,它是将光伏系统直接覆盖于建筑物表面,而不是替代建筑物,系统与建筑物功能不发生冲突,不破坏或削弱原有建筑物的功能。
简单的说,BAPV是附着于建筑物上的光伏系统而BIPV是与建筑物融为一体的。
这二者相比,BIPV在建筑外观、设计寿命、屋面受力、防水可靠性等方面均具有优势。
所以,BIPV的应用更广一点。它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建材型和构件型光伏系统。建材型的有光伏砖、光伏瓦、光伏卷材等,构件型则多为整体,例如光伏屋顶、光伏幕墙、光伏雨棚等。
再深入它的运作和发电模式,它本质上仍是光伏电站的一个分支。
这几天,萝卜君一直在说“双碳”和“能耗双控”,绿色环保成为了热点,在这个大背景下,可以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在持续推进,政府也不断有激励政策去激励发展。
“双碳”目标提出后,“十四五”各省市自治区光伏装机规模或超过300GW。像这种光伏建设将成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已经有《通知》明确要推进建筑屋顶可安装光伏发电的比例,要学校、医院、村委会等公共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40%。
到2022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的绿色建筑面积占比将要达到70%。具体点,我们从建筑面积看这个市场空间,我国每年新建屋顶面积约为新建建筑面积的1/5,对应的市场规模可以达到上千亿。
在这样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建材中哪些板块有望受益?
BIPV在厂房仓库的使用会大大增加,钢结构企业在厂房仓库工程建设中拥有渠道优势,更有利于承接BIPV的项目,像东南网架、精工钢构这类企业就在不断发力参与光伏项目。
东南网架是一家集设计、制造、安装于一体的大型专业建筑钢结构企业,是钢结构民营企业龙头之一。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53.64亿,同比增加31.83%,其中工程总承包收入7.43亿,同比增加319.37%;实现归母净利润3.60亿,同比增加51.75%。
最需要注意的是,公司正在逐步进行深耕该领域,在年初设立子公司,参与光伏一体化建筑的开发、建设与投资。年中又出资1.5亿元与福斯特合资成立子公司,也是专注光伏发电市场。在这些项目日后稳定下来后,公司是护城河将更深。
精工钢构公司是民营钢结构龙头企业,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36 亿,同比增长36.55%;归母净利润3.30亿,同比增长22.51%。
公司在 BIPV 和光伏屋面积累多年经验,未来,随着BIPV市场的逐步打开,有望利用近十年的光伏项目经验实现BIPV业务的增长。
另一个层面,BIPV 作为一个完整的屋顶结构必须要防止屋面漏水等问题,防水行业或迎来增量市场。
传统防水行业格局较为分散,而这个对高品质防水材料要求很高,像东方雨虹、科顺股份这样的龙头企业更有优势。
东方雨虹是行业绝对龙头,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42.29亿,同比增长62.01%,实现归母净利润15.37亿,同比增长40.14%。
成本端,公司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防水材料制造企业,在原材料采购、存储、规模效应等方面均具有一定规模效应;渠道端,公司早期通过承接国家重点工程扩大知名度,之后又率先进入地产集采名单,B端市场渠道优势显著。
就在这个月,公司与信义电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确定在光伏屋面一体化领域进一步深化业务合作,这将进一步推动BAPV与BIPV光伏发电项目发展。
科顺股份公司主营防水材料销售和工程施工,其中防水卷材产能达到 3.86 亿平,成为业内第二家实现全国化布局的防水企业,公司作为头部企业之一,依托防水卷材产能规模优势,BIPV防水市场兴起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