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域性茶饮正加速走向全国市场。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西北茶饮品牌凤栖梧在重庆、深圳、西安陆续开店,加速布局全国市场。实际上,除了凤栖梧,还有壶见、眷茶、西琳姑娘、榴芒先生、茶尖尖、英歌魂等众多区域性茶饮品牌均加速门店扩张,并开始向更大范围的市场进行拓展。对此,有人评价道:2021年,是新茶饮区域品牌们集体“出走”的一年。
然而,区域茶饮的全国化进阶,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区域茶饮品牌争相“走出去”
从新茶饮品牌的发展路径来看,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的进化显然不是什么新鲜事。
茶颜悦色立足长沙,精耕本地市场多年后才开始“走出去”,向周边辐射;书亦烧仙草从成都先向川渝进军,再向西南开发;一只酸奶牛以重庆为根,开出1000余家连锁;7分甜首先布局苏州随后加速在其他城市开店,并获得资本加持……就连喜茶也是在广东江门地区发展数年才走向一线城市。
以蜜雪冰城为例,其发源于河南郑州,主打下沉市场悄悄发力,门店数量迅速增加,成为国内门店数量最多的茶饮连锁品牌,也是首家门店过万的新式茶饮品牌,顺利跻身全国性茶饮代表品牌。
不过在新式茶饮集中爆发、头部品牌格局逐渐清晰的当下,区域性茶饮新品牌似乎也并不想囿于一隅,尤其是今年以来,多个区域新品牌都开始向全国市场发起冲击。
来自甘肃的凤栖梧以西域特色饮品为卖点,今年已经开始在重庆、深圳、西安陆续开店,目前凤栖梧在全国共有46家店,35家全部分布在甘肃省,其中兰州20家。
来自广东揭阳的英歌魂,名字取自潮汕老少皆知的“英歌舞”,以“潮工夫茶饮”为定位,主打原叶鲜奶茶、乌龙茶底,其爆品白桃沁雪一年卖出了400万杯。不仅“称霸潮汕”,还在深圳开出近60家门店。
来自兰州的放哈甜醅子奶茶,今年重新定位为“茶饮界的大西北”,在上海环球港开出了第一家跨区域门店,并成为所在区域的饮品热门榜第一名,目前已在上海开出数家门店。
已开百余家门店的福建品牌壶见,今年重新定位“闽式茶饮”,用区域文化设计品牌符号,以传统小吃石花膏为招牌,并把广州作为撬动全国的首站,多店同开。
来自新疆的西琳姑娘,则把新疆的奶疙瘩、冰淇淋、老酸奶都做成了茶饮,创造出了伊犁酸奶茶、高脚杯冰淇淋等爆款,同样在新疆以外的地区加速开拓市场。
对此现象,业内人士表示,茶饮区域品牌一般具有自身特色,在产品、包装或者门店形象方面更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这也迎合了当下年轻消费者的猎奇心理与尝新喜好 ,因而此时布局全国市场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全国化进阶需迈过多道坎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20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73亿元人民币,近5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艾瑞预计,到2023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1.7千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中国新式茶饮行业仍存在较大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随着行业的爆发,新式茶饮品牌也大量诞生,其中区域性品牌居多。但想要从区域品牌成功转型为全国性品牌,实际上并不容易。
报告指出,全国型新式茶饮玩家的产品矩阵及产品结构更加标准化,因此符合普通大众口味,且全国扩张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区域型新式茶饮玩家的产品矩阵及产品结构充分融合本地特色及区域文化,深度契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及需求特征,具备口味辨识度和明显的区域性竞争优势。
但是受制于地方政策扶植导致本地“绑定”、供应链辐射范围较窄难以触达全国、产品结构局限于本地消费需求特征、缺乏全国性品牌认知、缺少资本加持难以承担规模扩张风险等,区域性品牌短期内较难实现全国性规模扩张。
以原物料的配送问题为例,全国范围内开设门店,若没有庞大的供应链系统,物料只能通过物流的方式配送,除了配送成本高之外,物流的运输周期相对较长,对一些水果和鲜奶的保质期也会有损耗,给门店的运营成本造成较大压力。
此外,业内人士还表示,区域品牌的全国化扩张多以加盟模式进行,在食品安全、运营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管控难题,一旦出现卫生、食安问题,对于品牌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口碑将是巨大的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