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烟草发展行业展望——华宝国际交流纪要 20211207
时间: 2021-12-09 13:42 电子 收藏


新型烟草发展行业展望

任总:华宝股份副总经理,熟悉香精领域竞争格局,国际销售情况

高总:烟原料板块负责人,华宝的合作

闫总:华宝国际IR


Part 1:华宝股份副总任总分享

HNB全国和全球的发展展望:

电子烟政策密集出台,有些企业很恐慌,洗牌可能要来了,这个不做评判。全球数字来看,中国占1/3。国际来看,2021年,菲莫国际1400万箱,英美1300万箱,日烟1000万箱,帝国500万箱。

任总之前每年会跑戒毒所2-3次,做成瘾性研究。戒烟二力:意志力,压力。

长途飞机,有的人会要很多杯咖啡,焦灼不安。成瘾性的核心是尼古丁,影响戒烟是否成功的是压力。

卷烟销售数据,可以看到,压力大的时候销量会好一些,对应来看就是烟草在经济相对低迷的时候卖的好。

卷烟下滑的原因,有一个就是在从传统烟草向新型烟草转化。最近尼古丁代口嚼烟很火,占据了较大 份额。任总每次新开HNB店都会去调研,当年可以类比苹果手机专卖店,日本很多人加价买,选个颜色就拿走。

IQOS,上市六十多个地区,政策一直在变,万宝路和heets,有些地方销售不合法,但是路途运输可以运进去。此前任总对HNB产品没有太强的信心,算保守派,有做HNB研发计划,几乎和万宝路同期做的。但是当时没报很高的预期,任总在日本韩国做过2-3年调研,觉得粘性不大。因为白天抽卷烟,晚上在家抽HNB。完全转化只抽HNB的只有10%。

但是:2021年最新数据,IQOS抽烟者,1900万heets使用者,其中1400万完全转化。

华宝是传统卷烟供应链体系,新型烟草换代不一定,可以讲是升级。HNB确实有减害功能,烟草企业和政府税收部门站在一起。新型烟草解决了升级的需要。

万宝路1400万大箱不如1300万大箱的BAT价值量高。

中国平均卷烟销售价是16元人民币。HNB解决了合理的卖的更贵的问题。

雾化电子烟有点像二轮电动车行业,HNB像电动汽车行业。

雾化烟以较低的研发投入、工程师数量,做到替换。有点像二轮电动车。任总以前也在华宝负责雾化,二轮电动车给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IQOS值得尊敬,华宝(336)努力做行业第二。

IQOS在三年内要做到500万大箱的HNB量。华宝希望借着巨人的肩膀搭便车。

IQOS挺像特斯拉,在座各位开电动车比例应该很高,电动车里特斯拉比例应该还是很高的。

2021年末这个时间点,有点像特斯拉之前受质疑。整个行业市场需求往上走。公司对HNB实业充满信心。

国内雾化烟政策密集出台,后续还是会有序发展。雾化烟有他存在的价值,任何一个从业者都应该研究出台的法律法规。无序状态需要监管,现在有人买10块的烟弹,但其实质量很差,对整个行业也是不好的。


Part 2:高总分享

烟用原料事业部三大板块:薄片、滤棒、新材料。(这也是三种主要新技术)

IQOS不叫卷烟,就是几元复合的滤棒

PLA以前在卷烟从来不会应用。ILUMA也不会用。

滤棒技术研发,后有了大客户NUSO,环环相扣。公司目前在产业链布局最全。

目前公司的战略还是抄作业,先跟随,再想办法超越。

菲莫国际发现,产品可以让客户获得传统卷烟的感受,同时也有减害。

To B业务:只要客户在HNB方面有需要,就会研发。

从2020年底,研发人员来深圳,HNB不仅要烟弹,也要有烟具。之前全国都蹭IQOS流量。ILUMA出来后,类似于苹果的完全封闭系统,在电池加热有很多布局。技术上门槛,公司会不断布局,相信以后会有自己的烟具出来。

烟具这块还在研发,未来不是绕开专利,而是就自主创新。HNB效果,90%来自烟弹本身,10%是烟具和烟弹的配合。

HNB不会完全替代传统卷烟,但未来的趋势一定是销量越来越多。

定位是HNB全产业链解决方案供应商。

产品和技术储备:

壁垒:

1)全产业链布局。每个产业链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只有深入理解才行。高总自身是薄片——新材料——滤棒——烟具,这样一个管理顺序。

2)专利保护,做传统卷烟的时候大家都没有概念。但是新型烟草的专利还是重要的。2015年之后,开始进行专利布局。

2021年5月,公司成立深圳研究院,未来会全方面做创新。


Part 3:华宝国际IR闫总分享

开场概述:

国内投资人对新型烟草行业都还不是特别了解。电子雾化烟和HNB不是一个品种,HNB本身是烟草,从出身开始就是烟草产品,电子雾化烟本身不是烟草制品,目前添加的是从烟叶里添加的。HNB是烟草制品,添加了尼古丁的产品。电子雾化烟倾向于消费品,HNB就是烟草。这两种产品路线不同,都会向前走。竞争格局怎么看,要看监管,包括国际玩家怎么玩。

咖啡和饮料,本身消费理念和人群不一样,不可以说互相替代。并行的产品路线。

对行业和华宝的认知:

新型烟草赛道,对传统卷烟的升级,未来前景巨大。现在回头看,带过滤嘴的香烟和不带过滤嘴的香烟,区别在于降焦减害。过滤嘴的烟对没有过滤嘴的烟替代,也是很长的过程,当时大家觉得没劲儿,现在回过头来看觉得替代是理所当然的。

大家对口味充满疑问,水果味没有了,还能转化烟民吗?HNB连打火机都变了。烟草存在的本质是因为他是生物碱,解决了更高层次的生理需求。新型烟草未来市场的量是无限巨大的,甚至可能超过传统烟民数量。

英美布局和菲莫暂时没办法比,随着老大哥步伐在做。菲莫2030年声称做到无烟社会。方向是确定的,节奏不确定。但是根据2020-2021年的发展及产品接受度,菲莫说的可能真能做到。

菲莫受到缺芯影响,整体增长仍然很快。2021H1预测是全年1000亿支。英美全年增长也在40%以上。日本数据很能说明老烟民的转化问题,传统烟民对HNB的接受度是存在的。

此前不抽卷烟,1)不上瘾,2)传统价值观,3)觉得会有口腔异味、牙齿变黄等问题,4)二手烟影响别人。

闫总此前不抽烟,目前消耗量是2/3天一包(有NUSO)~一星期一包。

未来能做的产品分析:

华宝不会做烟。

香精的需求量增加。不同的品类、香型,对于味道和香精的需求量不一样。新型烟草的推出给了新玩家参与的机会。

薄片不是新工艺。中烟公司+华宝等民营企业有牌照。传统薄片造纸法产能3万吨,用烟末烟梗做的,起到降焦减害作用,掺杂。目前造纸法看起来在HNB里不适用,用的是稠浆法更好,干法可能也可以。

新型烟草里都用薄片,不用烟叶烟丝的。烟丝相对于香烟,类似于薄片相对于HNB。烟丝是农产品,统一等级的烟叶给烟草公司,做出来的卷烟差不多,但是做成薄片之后效果就不一样了。类比于苹果和速冻苹果干(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区别)。各中烟的HNB烟,抽出来的口味都不一样。薄片有很大影响。至于说是中烟做的好,还是华宝做的好,看未来竞争力。

华宝做一个加工过程,卖回给中烟系统。

嘴棒(烟屁股),传统卷烟里,醋酸纤维,差别不大。HNB化之后,菲莫、英美的烟支,嘴棒都有变化。华宝2018年收购湖南嘴棒厂,有牌照。给了机会投入研发做嘴棒。嘴棒目前和部分中烟公司合作在供货。未来NUSO和中烟产品可以看到(公司的供货)。

公司历史:

华宝在香精领域积累30年。香料是化工行业,是香精上游,调出香精需要香料数据支撑。华宝有大量香料的数据库支持,调香师,包括持续的投研发。2010年13亿港币收购薄片厂,又花了10亿建了业内造纸法产线,包括后续干法、稠浆法线。2015-2016年推出爆珠,2018年收购嘴棒。持续的投入让华宝有布局和卡位。

综合的客户服务能力:

技术壁垒在很多行业都不大。产品可以,还需要营销。中烟客户也来,都是华宝工业公司客户。烟展接机,这个属于搞关系吗,可能也属于。公司做提案、设计,加上原来的产品足够好,才有了目前的市场地位。

烟用香精上市的时候是单独披露出来的,但是对于后续毛利率没有影响。香精很重要,价格又不敏感。2018年华宝上市,2017年披露。目前看来,在薄片上依然适用。当然毛利率水平可能有差。

华宝认为能供应中烟,也能服务好海外公司。工业端是客户,商业端不是客户。

上海、云南、广东中烟,都是竞争的,甚至地方中烟不同品牌也是竞争的。华宝能供这么多中烟,还是说明了实力的。

华宝的利润来演大头来自香精,但是布局不局限于此。

雾化领域,华宝也有布局。2016年任总在国内开了电子雾化烟店,第二/三个月就收回了投资。也收购过海外品牌VMR,后来卖给了JUUL。政策落地之后,华宝可以大张旗鼓去做。

HNB领域,一直在布局HNB领域。收购的湖南吉首。如果政策允许,华宝是可以把一整支烟做出来的。未来可以和海外品牌做ODM合作。

目前开始走向国际,2019年开始和国际顶级巨头在薄片合作,2021年目前落地了。在印尼建的产线,为了服务海外客户做准备。预计在2022年2月份起来,经过生产就可以给客户出货了。

国内做好准备,国际积极开拓客户。大的趋势背景下,和国际客户合作,未来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Part 4:交流环节 Q&A

Q:全球为什么没有别的全产业链布局的公司?

A:HNB全产业链,指的是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国际上除了菲莫国际本身,没有其他公司有这么强的布局。嘴棒做的最好的公司,为什么不去拓展?这个是企业自身的定位问题。烟草行业,公众行业,再怎么减害,也是负面的。

Q:从定位角度,香精香料巨头能否做出一整支烟?从能力角度再展望一下?

A:进入一个行业,薄片来源于造纸。薄片就是造纸厂。滤棒本身是工艺设备。有没有能力,不好去说。还是看愿不愿意去做,不是说头脑一热就去做。要自己评估是否重要。香精之于薄片,是一个成分物。

Q:香精的能力是调香,做国际业务,怎么打国际市场?

A:香精本身,全国使用量500亿,烟用只有40亿。全球来看也差不多。国际巨头都有竞争。

华宝自己做香精和薄片材料。

Q:美国没有放开IQOS销售的原因?不同国家采取不同政策的原因?未来的渗透率变化预测?

A:背后还是利益的考量。菲莫最早在日本开始上,而不是欧洲。日本不是烟民最多的国家,黑山、保加利亚。亚洲的话是韩国。

日本人追逐电子科技,但是这也说不通,本身就是一个老龄化社会。

客观的解读,应该还是利益。IQOS大本营,利润中心在欧洲。欧洲万宝路卖到6-7欧,利润是1/3-1/2,最核心的。欧洲一丢,就没有钱了。在日本卖,因为是别人家田里的。日本是日烟的大本营,菲莫在日本本来就不多的。

欧洲多卖一包IQOS就会少卖一包万宝路。万宝路在欧洲卖的不差的。在德国只上了两个城市。

不打开的话,别人溜进来,一旦打开,理论上日烟也能进去。如果把30%以上利润市场给竞争对手抢过去,是很大的问题。

NUSO独立供应商,不建议去日韩。瞄准欧洲就行。万宝路很痛苦,欧洲推不推?

不是当地政府拿不下,而是自己在把握。

英国推雾化。政府也有原因。更多还是企业自身。

美国市场很特殊,不亚于中国市场。JUUL被收购后只有几十亿美金估值了。

中国电子烟从业者不太敢挑战美国,因为是全球风向标。监管体系是全球最严厉的。中国监管的思路会借鉴美国处理方式。美国是全球新型烟草最具参考意义的地方。欧洲不会像美国那么敏感。

英美和菲莫的博弈,历史上看烟草公司没有特别血腥的案例,大集团都是既得利益者。推新型烟草不太内卷的。IQOS自己也说,产品各有各的好,不会贬低友商。合作意味大于竞争。局部有摩擦,但是大方向不存在内卷,希望竞争对手教育一下市场。这个是未来的趋势。

英美2021年的量是掉的,万宝路看起来多100万大箱,但是销售额比英美低。

英美烟草前三季度销量、烟民数字都是掉的,但是新型烟草增长了40%。万宝路当年花了40多亿研发,包括帝国、日烟都花很大力气在产品上做储备。

再次表达对领头者的魄力,柯达当年没过自己的那一关。万宝路的营销费用全球一年是40亿美金。这个是扎扎实实给万宝路消费者推介的。

雾化时间短,还没出来,HNB已经证明了是减害90%的产品。

闫总此前觉得是负面的东西,但是公司还是觉得是减害的大方向。

Q:IQOS做HNB的专利很多,是否能绕开专利?有没有新的技术?

A:国内烟具打擦边球。ILUMA电磁感应加热,原理不算专利,但是怎么实现有专利。未来看各个烟具公司各显神通。

Q:稠浆法设备是最难绕开的,是真的吗?

A:设备上,大家对专利事项本身的理解。只要有一个点没攻克,可能就可以告你。最后一起谈,用一个专利授权换99个专利授权。没有零专利风险的事情。

Q:雾化烟油,怎么看待?

A:雾化密集出台,对于行业是好事。看好雾化长远的前景。细则不做过多解读。

Q:NUSO展台,推出很多新的产品,NUSO有没有在海外市场直面竞争?烟具后续的节奏?

A:海外进了三十多个多家许可。很多市场和菲莫有竞争,但是NUSO体量真的太小了,只能说一起卖。烟具涉及到未来研发路线。组织自己的团队做研发。

Q:设备,印尼扩产的速度?

A:国际上有一条线,扩产时间不会很长,设备扩产半年左右。

Q:中烟未来公司做薄片,是否会有差异化?

A:中烟称自主调香十来年了。烟盒价值量高,也是民营资本在做。看重产品力和服务能力。还是看对产品的定位。

Q:高总分享下滤棒、烟纸的布局和思考?

A:卷烟纸是专卖品,华宝只有参股公司-红塔蓝鹰。水充纸,非专卖品,不认为是核心技术,没做。

Q:海外HNB日韩发展的比较好,韩国渗透率卡在了10%,日本在30%,未来终局怎么展望?

A:整体减害趋势不变,看好未来整体的渗透。烟草产品本身,不是消费驱动的市场。未来是两方面共同发力,消费者共同作用。日本证明了烟民对HNB有接受度的。具体量无法预测。

Q:设备投入?

A:单吨投入就几万(小几万)。

Q:怎么看待草本HNB产品?悦刻也推出了一溪云

A:含不含尼古丁是很重要的底层逻辑,不含尼古丁的,是另外一个套路。取决于是否“非烟”,要看国家怎么对他定义。抽吸方式一致。

评论
    表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