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商纷纷加入“拯救睡眠”行列,华熙黑零推出GABA睡眠饮
时间: 2022-01-17 17:30 食品饮料 收藏

逐渐壮大的睡眠经济,让越来越多品牌看到了商机。

日前,华熙生物旗下食品品牌华熙黑零推出黑零GABA睡眠饮,品牌方称该产品用专利生物科技成分精准解决睡眠问题,帮助调整生物钟。其中,GABA学名叫做y-氨基丁酸,是一种能起到舒缓、平和作用的神经递质。在此之前,包括BuffX、WonderLab等品牌都推出了含GABA的助眠产品。

从助眠眼罩、助眠床品、助眠喷雾,到各类助眠保健品,再到如今越来越多助眠食品饮料的出现,睡眠市场迎来更多新选手与新业态,“特困生”们也有了更多新选择。过专家提醒,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才是改善睡眠最好的解决方式。



GABA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领域

据了解,作为华熙生物旗下首个功能性食品品牌,黑零hyalur聚焦华熙生物原料与科研优势,以华熙生物专研透明质酸钠(HA)和γ-氨基丁酸(GABA)为探索原点,将生物科研成果注入核心产品力,研发出一系列功能性食品。

黑零GABA睡眠饮便是其最新研发成果之一。据悉,基于华熙生物独家发酵工艺、二十余年的发酵经验,黑零睡眠饮内的GABA纯度高达98%,每袋黑零GABA睡眠饮都在安全范围内足量、高纯添加,每晚一袋就够,内含300mg睡眠因子安抚大脑。

GABA,全称为γ-氨基丁酸(γ2Aminobutiric acid )。资料显示,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日本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就报道了GABA在改善失眠、抑郁和更年期综合症等方面的显著效果,证实了GABA的多种生理作用,并指出富含GABA的食品是一种功能性食品。

2009年,GABA被中国卫生部认定为新资源食品。根据《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γ-氨基丁酸GABA服用量为:≤500mg/天。

在国外市场,GABA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版块。比如Glico格力高在日本推出GABA促进睡眠巧克力,产品宣称可放松解压和安神;而在美国,一款名为GOOD DAY助眠巧克力也掀起消费热潮,据了解,这款产品为豆状,含褪黑素和舒缓洋甘菊提取物,睡前食用1~4颗能帮助快速入睡。


在国内市场,GABA近几年也开始受到关注,并得以开发应用。功能性食品品牌BuffX早在2020年就推出BUFF X SLEEP,也被称之为“蓝BUFF X糖”,据了解,这款产品的核心成分就是GABA(γ-氨基丁酸)。

2021年3月份,WonderLab推出新款睡眠夹心软糖,加码功能性食品赛道。据了解,这款睡眠软糖采用食品级原料GABA,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促进平衡情绪的功效。


食品饮料厂商纷纷瞄准睡眠经济

现代人生活与工作节奏加快,加上各种生活压力,睡眠问题也就随之而来。《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我国超过3亿人群存在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具体表现为晚睡、失眠、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低等。

艾媒咨询调查的数据显示,2021年 80.88%的中国居民在近半年有熬过夜,其中43.09%表示熬夜是主动选择,77.05%表示熬夜频率在每周1-4次。由于生活与工作压力、手机和过量信息干扰等各种因素,一边养生一边熬夜这种矛盾现象成为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选择,睡眠问题已成为现代化生活难以回避的一部分。

极速增长的助眠需求也催生了一个新的蓝海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万亿元。天眼查数据也显示,我国现有2500余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睡眠、助眠、哄睡、褪黑素”,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相关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如今不止医药医疗行业在努力“拯救”失眠的年轻人,食品饮料行业也悄悄加入“拯救睡眠”的行列。

百事和可口可乐就曾分别推出名为“Driftwell”和"尊选28睡醒颜"的助眠饮料;中国旺旺则推出一款专为失眠人群定制的饮料产品“梦梦水”;蒙牛和君乐宝也曾分别推出助眠牛奶产品——“晚上好”和“睡前一小时”,双双精准定位安神助眠市场;国内知名饮料品牌娃哈哈、汇源、养元六个核桃则分别推出白桃风味酸奶饮品“妙眠酸奶”、果力研究所“早点好眠”复合果汁饮料、卡慕宁核桃乳正式进军睡眠市场。

此外,还有品牌专门针对学生进行助眠产品研发,比如太阳神就推出一款“动起来生物健饮料”,宣称可以“可以助力学生群体吃得好、睡得香,帮助学生提升精神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一时间,各种助眠性食品饮料产品涌向市场,让“特困生”们眼花缭乱。但消费者实际上更要警惕商家关于助眠产品的各种宣传。

行业专家指出,在食品或饮料中添加任何功能性成分都会对加工、货架稳定性、溶解性、味道等带来挑战,关于情绪和放松的新研究很多正在进行当中,品牌在对其产品做出承诺时也必须保持谨慎;同样,消费者对于助眠类食品饮料产品也要有清醒的认知,不能过度依赖这类产品,而应该从根本上调整自身的生活方式。

评论
    表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