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兆易创新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设计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物联网终端、汽车电子及工业控制设备等领域。主要业务为存储芯片(包括闪存产品和DRAM)、微控制器(MCU)和传感器。
国产替代渐入佳境,公司业绩全面走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10亿元,同比增长89.25%;归母净利润23.37亿元,同比增长165.33%,增速创2013年以来新高。主要系:1)半导体高景气度持续全年,根据SIA数据,2021年用于汽车、消费类产品和计算机的半导体年增长率达33.1%,下游需求旺盛。2)产品料号更全,NORFlash方面,GD55的2G大容量产品于2021年通过了车规级AEC-Q100认证,SPI NORFlash车规级产品2Mb~2Gb容量已全线铺齐;MCU方面,提供超过35个系列、450余款型号选择,累计出货量超10亿颗(2021年4亿颗左右),传感器条线扩容超声、ToF并将推出OLED触控,2021年各项业务全面爆发。3)快速反应的供应链优势,公司采用灵活的Fabless轻资产经营模式,并与国内外多家头部晶圆厂、封测厂形成了较强的合作关系,产能分配充足,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
公司优势
供需趋势向好,NORFlash业务稳扎稳打
产能供应充沛,需求结构改善。根据各公司公告披露数据,2020年的全球NOR行业总产能约8.2万片/月(按头部三家厂商月产能及市占率推算),其中旺宏、华邦电、兆易创新的产能分别为2、1.8、0.9万片/月,全球近两年产能几乎没有扩充。根据台湾旺宏在2021年Q1披露,其新厂最快在2022年H2开始试产,产能爬升尚需更多的时间,可以判断其新建产能在2022年至2023年上半年贡献尚不明显。与旺宏类似,华邦在短期内也无大量新增产能投入市场。对比各下游蓬勃发展的新增需求,NORFlash的价格有望维持高位。在供给端,作为Fabless运营的公司,兆易创新更加积极,产能扩建的灵活度也更高。公司与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晶圆厂,以及通富微电等封测厂多年来合作密切,随着国内晶圆厂12寸扩产加速,公司NORFlash有望获得更多的产能支持。
产品结构优化对利润率水平产生积极影响。目前NORFlash行业主流工艺节点为55nm,公司产品工艺处于行业内主流技术水平,55nm工艺节点全系列产品均已量产,正结合客户需求情况,持续从65nm向55nm转换,截止2021年底,公司55nm产品占比超过40%。制造工艺的升级会节省约25%的生产成本(单晶圆裁剪出的芯片数增长20%-50%),公司不断推出性能领先、更大容量和高可靠性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应用领域。
产能弹性叠加需求结构改善,MCU业务量价齐升
高性能/低功耗/无线/车规全面突破,“MCU百货商店”日臻完善。2021年,公司量产了电机驱动芯片(应用于电动工具、机器人、工业自动化三相BLDC和PMSM电机),继续加速高性能产品布局。发布了第一代WIFI产品GD32W515和第一代低功耗产品GD32L233,产品线覆盖度进一步增强。同时,除在汽车后装市场的已有应用外,公司MCU产品正稳步进入车规市场,积极拓展在汽车领域应用。目前,公司车规级GD32A系列MCU产品已成功流片,该产品主要面向通用车身市场,已提供样品供客户测试,力争2022年中左右实现量产。目前市场主流产品是M3 内核,M4 内核相对价格更高,公司主动放弃低端产品线,全力投入主流及以上产品中。而在车规市场,同样配置情况下,车规级MCU 比消费级价格高出一倍。公司卡位国产MCU中高端市场,叠加产品迭代升级加速,ASP持续受益。
多元化供应链策略释放产能弹性。2021年MCU市场整体缺货,叠加地缘政治因素,国产替代趋势明显。制程方面,2020年公司升级至40nm工艺,目前最新高性能MCU采用22nm工艺研发。与主流厂商eFlash的设计结构不同,由于在NOR Flash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积累,公司采取了SiP Flash的结构,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闪存的容量比较灵活,在工艺制程节点上具有优势,同时可以快速转厂获得产能弹性。这种Stacked Die结构的缺陷在于封装成本和难度较高,以及功耗更大,而公司逐步将NAND、DRAM、传感器等模块叠封在MCU上以实现SoC化响应客户需求,并补齐低功耗产品线,改善生产工艺。在海外大厂持续缺货的情况下,公司多元化的供应链策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与多个晶圆厂、封测厂的良好合作,有效规避了单一供应商带来的供应风险。
产能优势+技术研发,DRAM业务有望放量
自研DRAM产品成为新的营收贡献点,目前主要面向消费电子等利基市场。公司DRAM业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代销长鑫标准型DRAM,以及自研利基型DRAM(由长鑫代工)。公司于2021年6月量产的首款19nm制程4Gb DDR4产品,较行业内利基型DRAM主流20nm及以上工艺节点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该款产品已在消费类应用领域通过了众多主流平台的认证,广泛应用在机顶盒、电视、监控、网络通信、智能家电等领域,同时也在积极扩展在平板电脑、车载影音系统等领域的应用。同时,公司已在IPTV、安防及消费类等领域获得了DRAM客户的订单和信任,为后续长期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能充沛,静待放量。根据此前TrendForce预测,2021年底全球DRAM产能达到约150万片/月,考虑到DDR3较DDR4产品单价低,以晶圆用量口径的利基型DRAM占比或在13%左右,即利基型DRAM全球产能约为19.5万片/月。长鑫在2020年、2021年分别实现了4.5万片/月、6万片/月的目标,2022年的产能目标是12万片/月,长期规划产能目标是30万片/月。若2022年长鑫存储DRAM总产能如期达到12万片/月,悲观/中性/乐观假设下,长鑫给予兆易创新10%/15%/20%产能保障,则兆易创新对应产能1.2/1.8/2.4万片/月,占全球产能21万片/月的5.7%/8.6%/11.4%,长期产能或可达3/4.5/6万片/月,约占全球合计产能29.5万片/月的10.2%/15.3%/20.3%,产能支持充沛,随着公司产品放量,DRAM业务天花板有望快速打开。
公司估值
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19.84/150.22/183.93亿元,整体毛利率水平分别为45.6%、44.4%、42.9%,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1.25/38.82/46.07亿,对应EPS为4.68/5.82/6.90元。考虑到:1)公司在国内IC设计公司中居于龙头地位,在产能获取、供应链管理、销售渠道等方面相对可比公司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2)公司MCU业务主打中高端市场,在壁垒更高、价值量更大的工业领域为国内领跑者,可比公司在工业领域普遍尚处在起步阶段;3)公司在利基型DRAM业务方面深度布局,天花板再次打开,可比公司在横向业务拓展上较公司有所局限,赛道空间与公司有一定差距。考虑到公司的龙头优势、业务丰富度、赛道空间,在行业可比公司平均31倍PE的基础上可给与20-25%的估值溢价,即公司2022年合理估值水平为38倍PE,对应目标价177.8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