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小鹏汽车正式发布S4超充桩,支持800V高压超充体系,一时间800V高压超充解决补能焦虑成为热议话题。保时捷、比亚迪、长城、广汽等车企也加快推出800V架构或规划。业内人士认为,800V高压超充具有短时间内高速充电的特点,可解决纯电车充电缓慢、充电难的问题,众多车企纷纷涉猎该领域,也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销量上涨,从燃油车和混动车市场抢夺份额。今天给大家整理的是高压快充概念股-得润电子。主要炒的是800V高压快充。
公司优势
车载电源:800V高压平台加速来临,车载电源赛道逐渐兴起
主流车企纷纷布局800V高压平台。目前充电补能效率已成为用户的核心关注点,800V高压平台可以有效地解决补能焦虑问题,2021年比亚迪、吉利、长城、小鹏、零跑等相继发布800V高压快充布局规划,相关车型也将陆续推出:现代基于E-GMP平台开发的IONIQ5、长城沙龙旗下机甲龙、小鹏G9等。从量产时间看,各大车企基于800V高压技术方案的新车将在2022年之后陆续上市。800V高压平台是当下市场的重要卖点,能够解决用户“充电补能效率”这一核心问题,在主流车企的陆续布局下,800V高压平台趋势有望加速来临。
车载电源OBC是新能源车核心零部件,亦随800V高压趋势升级。车载充电机(OBC)是指固定安装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充电机,OBC具备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自动、安全充电的能力,其根据电池管理系统(BMS)提供的数据,能动态调节充电电流或电压参数,执行充电动作。800V高压平台下,系统部件的耐压等级也需要提升到800V,相应采用的元器件及相关材料的耐压等级都需要提升至800V以上;2019 年4 月保时捷Taycan Turbo S 全球首发,800V全球首款纯电动车型诞生,高压动力电池、前驱动电机、后驱动电机、车载充电机和PTC部件均采用了800V电压平台。800V高压架构下电池包、电驱动、PTC、空调、车载充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亦需随之全系重新选型。
新能源业务扬帆起航,OBC&高压线束龙头冉冉升起
Meta车载电源管理技术&产品行业领先。公司进入欧洲整车厂供应链十余年,产品经过多年充分验证,生产工艺及技术经过充分迭代优化,在充电功率、充电效率、集成度等诸多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同时,旗下子公司Meta是全球第一家研发出22kW 800V车载充电机厂商,产品采用独有的碳化硅、高频解决方案、以及高效率液态冷却技术,拥有高达95%的能源转化效率,目前在业内代表最高水平。2022年4月28日,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意大利Meta凭借行业领先的产品技术、优秀稳健的质量表现以及专业完善的服务能力,获评为保时捷A级供应商(最高级)。
客户资源遍布全球,行业标杆项目是企业优质背书。公司客户包括保时捷、宝马、奔驰、大众集团、STELLANTIS集团、东风集团、戴姆勒集团、PSA等整车厂商和欧美新势力、国内主流新势力车厂及博世、大陆、电装等一线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同时,公司车载电源器覆盖高端车型,2019年,保时捷率先推出首款基于800V高压平台系统的纯电动跑车Taycan,为全球800V高电压平台的首款量产车型,采用SiC器件,充电速度相比国内主流产品提高3-4倍,由得润电子旗下子公司意大利Meta批量生产供应。
产能方面,公司产能正持续扩充。重庆工厂已经实现盈利,未来新增产能在宜宾工厂扩充。Meta重庆工厂已实现向宝马、东风、PSA的PHEV和e-CMP平台车型的大批量交付,同时宝马Mini Cooper的车载充电机也已进入量产阶段。公司保障重点客户产品批量交付,同时致力于市场拓展,积极为新获订单进行交付准备工作;2021年Meta受全球缺芯影响部分订单延缓交付,产能波动较大。未来公司将积极推动得润Meta宜宾工厂的建设与投产项目,保障已有业务订单及新获得项目定点的按时按量交付,稳固公司市场,并进一步拓展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客户。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新增项目的落地,未来产能有望持续放量。
估值预测
新能源车充电补能效率成为用户核心诉求,800V高压架构逐渐兴起,SiC高压方案优势随之凸显,碳化硅车载电源业务欧洲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国内定点项目有望加速落地。此外,汽车电动智能化进程持续加速,带来高压线束显著需求,公司积极布局高压线束推动产品结构升级,线束业务增长有望超预期,我们看好公司基本面有望迎来反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5.4/96.5/111.5亿元,同比增加12.6%/13.0%/15.5%;净利润1.01/3.61/6.4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7/0.60/1.07。
我们选取碳化硅车载电源公司欣锐科技与汽车线束连接器公司瑞可达、沪光股份作为可比公司,其2023E的PE估值区间在29.0-46.5之间,平均PE为38.7。得润电子目前估值对应2023年PE为22.0,存在一定低估。考虑公司高毛利率OBC及高压线束产品加速放量有望驱动基本面反转,我们保守给予公司2023年35倍PE,对应目标价20.8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