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对手,吊打跨国巨头,一度濒临破产,却涅槃归来的中国绝对龙头
时间: 2023-10-26 16:46 食品饮料 收藏


《价值事务所》的老读者都清楚,2022年所长一度有动过加盟幸运咖的心思,这个幸运咖是蜜雪冰城旗下的咖啡品牌,同蜜雪冰城一样主打一个便宜,他家产品基本都在10元以下,而且是现磨的咖啡并非用咖啡粉冲泡,像经典的美式、拿铁分别仅需5元、7元。

最重要的是,虽然幸运咖价格低,但毛利却一点不低。根据蜜雪冰城投资者交流的说法,其毛利约50%,假设日均营业额3000元,毛利4万5,门店较小,租金也不贵(预计4-5k),扣除3-4个员工薪水(预计9-12k),再扣除水电、物管,如果经营得好,每月还是可以有两万多的利润。

而且前期的投资也不是很高,毕竟门店小,装修也不贵,前期投入大约只需25万的样子,一年多即可回本。

所长知道蜜雪冰城有多赚钱,所以对模式相似的幸运咖整体是比较看好的,但后面考虑到自己从未做过实体生意,而且在电脑前算模型和正儿八经选址、开店、雇人、做生意完全是两码事,遂作罢。

现如今,所长对自己当初没有头脑发热加盟幸运咖庆幸无比,哎呀妈呀,还好没加入,商业世界变化真是太快了,曾经日子还比较好过的幸运咖突然就不太行了。


瑞幸太牛了

所长教练近期频频下单瑞幸,问她怎么突然想着要喝瑞幸了,她说瑞幸现在有券,喝一杯只要9.9元。所长打开一看,确实如此,而且这个券每人每天都可以领一次,活动是从今年六月一号开始的(不过每个人不一样,有些人只能一周领一次,后面会讲这个事情,这里先按下不表)。


正是因为瑞幸什么都可以9.9,幸运咖的生意突然就不好做了。

毕竟幸运咖的产品除了美式和拿铁等,其余的招牌基本还是要10元,而瑞幸的品牌更大、名气更高、品种更多,大多口味还更好(虽然都是咖啡+糖浆,但幸运咖的糖浆还是不如瑞幸,做不太出食材本味,当然瑞幸也不是太好,这些耳熟能详的咖啡店中,糖浆口味最接近自然的所长个人觉得还是要属星巴克,或许有成本原因,毕竟星巴克整体价格高于瑞幸高于幸运咖),因此,幸运咖倍感压力,一度推出9.9两杯的活动。


当然,瑞幸搞9.9一杯并非针对幸运咖,而是针对库迪(库迪是瑞幸原老板带走瑞幸大批高管团队重新搞的咖啡品牌),这里所长直接贴瑞幸的投资者交流原话吧,只要周边有库迪,瑞幸就给你9.9的券,不过这个券会根据算法进行调整,如果店铺卖得还不错,每天9.9就会调成每周9.9。


库迪开店速度也很快,现在已经有五千家门店了,所以,给大家的感觉就是瑞幸整体9.9了。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幸运咖等就是遭了瑞幸和库迪打架的殃。

不过,说实话,第一次看到瑞幸这么搞活动的时候,所长在想,瑞幸是否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最重要的是,瑞幸这个活动可不是只搞一时半会,按照其郭总在八月一号的说法,9.9活动要搞两年。

搞这么久,瑞幸的利润会不会遭受巨大的影响?

结果是所长多虑了……

按照瑞幸的说法,虽然客单价慢慢降低(活动原因),但店铺销量却慢慢上涨,于公司而言,销售额和利润额其实都在增加,因为用户数量快速增长,规模效应持续释放,只是终端门店的利润率会有所下降。

这点我们从瑞幸Q2的财务表现也能看出了(6月份9.9活动开始,Q2有整整一个月都在搞活动),我们看下图,瑞幸今年Q2的营收、经营利润对比之前环比明显有大幅提升。


在6月开始瑞幸一直在进行补贴的情况下,公司还将2023年的收入目标定到了220亿,开店数量目标定到15000家,并要求利润不低于30亿。对于2024年,公司更是预计能实现320亿以上的收入,净利润45-50亿,门店开到1.8w家。

之所以有大幅度补贴的情况下,公司还把2024年利润目标定这么高,公司的解释是:

一方面产品会有一个变化(所长理解为结构性提价)。第二是到2024年,其自有的供应链烘焙厂也能投产使用,相当于可以降低不少的成本。关于毛利,公司说可能会与2023H2持平或者下降1-2个点。

瑞幸的整体毛利一直都比较高(60%左右),最大的几项费用也因规模效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即便毛利下降一点,整体利润率也有极大概率能获得较大提升,所以,所长觉得公司的说法没啥问题。


当所长了解完瑞幸的这些信息后,不得不感叹瑞幸太牛了,也暗暗庆幸自己当时没有脑袋发昏就去加盟幸运咖。


头部集中

瑞幸和库迪的打架,最难受的肯定不是幸运咖,而是库迪。按照瑞幸的说法,库迪应该扛不住了,目前只有13%的门店是盈利的,国内5000家门店,已经有近700家关掉或正在申报关闭的流程中,现在的扩张只能瞄准海外,由于库迪现在的情况不太妙,很多原本想加盟的加盟商也采取了观望态度。

被瑞幸这么针对,库迪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这里说的虽是咖啡行业的恩恩怨怨,其实对于很多行业都是适用的,能在一个行业混到龙头的企业,一般在成本、渠道(门店)、供应链、品牌、产品等方面都做得都不错,各个环节都是数一数二的,再加上多年积累,账上有大堆资金,其实一般的企业连同龙头打价格战的资格都没有(只是要看龙头愿不愿意打价格战)。

当初社区团购渠道刚兴起时,上面的调味品清一色白牌,但过不了多久,就又变成海天的天下了(规模效应加持下,其人均产量和产值别人根本比不了呀)。


超市里有各个品牌的奶制品,但折扣力度最强的,一般还是伊利蒙牛……

还有医药行业,2018年刚推出集采时,不少头部企业都很难受,因为很多光脚不怕穿鞋的企业乱报价,导致有一阵医院的集采药全是不知名的小品牌,到现在经历集采快10轮了,前期的集采都开始进行续约,不难发现,那些光脚的小品牌正被逐渐出清,医院里的集采药更多还是那些头部大品牌,他们或通过并购原料药企业、或通过增强内部效率、或者干脆就拿集采药去占领市场再搭配这个渠道卖其他的药盈利……等他们熟悉了规则、明确了玩法后,很快就又杀回来了……

瑞幸这些年风风火火,门店数量在2023Q2已破万,早已超过曾经的龙头星巴克,但按照瑞幸自己的话说,“我们实际分流星巴克的客源不占多少,去年的时候星巴克还说,要再开出3000家门店到9000家门店。”


是的,瑞幸的话也算是所长的真实感受,虽然有一阵所长也弃过星巴克喝瑞幸,但没多久又回归星巴克了。

核心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星巴克有座位,不仅可以喝咖啡,还可以作为一个歇脚或同他人讨论的地方(其实就是网上所谓的卖第三空间),所以从这点来看,星巴克和瑞幸做的是完全不同的生意。

其次,星巴克有一阵确实很懈怠,上新慢,但也许是瑞幸刺激到了他,近几年上新速度明显加快,而且不少品种所长觉得都非常好喝,比如龙眼米酿慕斯浓缩、生咖系列等等……

此外,也许是价格原因,星巴克咖啡、烘焙食品的品质整体比瑞幸还是更好,瑞幸的风味咖啡糖浆就有很明显的“工厂”味,星巴克的糖浆会更自然一点……

所以,所长包括所长身边不少人,后面又陆陆续续回归了星巴克。

见微知著,其实很多行业都是如此,龙头可能一时因为大意、懈怠被后来者弯道超车,但龙头只要意识到了,重新翻盘的概率也还是蛮大的。

评论
    表情
    推荐阅读